070-22982525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热门新闻 >

吞并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印尼的“大国雄心”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22-10-30 09:29   浏览次数:次   作者:澳门威斯尼斯人
本文摘要:印度尼西亚被誉为“万岛之国”,其领土漫衍在宽大的马来群岛上,拥有17505个岛屿,其中人口最多的是爪哇岛,到达1.45亿。而面积最大岛屿是加里曼丹岛,不外该岛不仅仅属于印尼,岛的北半部门另有马来西亚和文莱两个国家,印尼占有该岛最多的面积。造成加里曼丹岛“一分为三”的局势,是因为是欧洲殖民者对东南亚势力规模的划分。1950年之前,该岛的南北方划分是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

澳门威斯尼斯人

印度尼西亚被誉为“万岛之国”,其领土漫衍在宽大的马来群岛上,拥有17505个岛屿,其中人口最多的是爪哇岛,到达1.45亿。而面积最大岛屿是加里曼丹岛,不外该岛不仅仅属于印尼,岛的北半部门另有马来西亚和文莱两个国家,印尼占有该岛最多的面积。造成加里曼丹岛“一分为三”的局势,是因为是欧洲殖民者对东南亚势力规模的划分。1950年之前,该岛的南北方划分是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

▲马来群岛总共两万多个岛屿,面积最大的加里曼丹岛被三国朋分荷兰殖民地首先在1950年实现独立,成为现代的印尼。当该岛上的英国殖民地准备在1963年独立时,印尼则希望这些地方连同马来半岛(含新加坡)一起并入印尼。

▲大印尼主义所涉及的国家可是,加里曼丹岛北方(除文莱)和马来半岛则掉臂印尼的强烈阻挡,合并为了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和印尼不光为此发生了猛烈的武装冲突,印尼甚至还一度退出了团结国。那么,印尼的这种吞并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的“大国雄心”到底从何而来?一、配合的祖先印尼认为自己与马来西亚合并有充实的理由,除了两国都漫衍于马来群岛外,另有他们的主要民族都是由古马来人演化而来,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都很是相似,这是印尼“大国雄心”的基础。考古专家们认为,约莫在五千年前,开始有昔人从亚洲大陆迁移到东南亚半岛,再扩散到马来群岛。

他们属于蒙昔人种、南岛语系,与各个岛上的土著融合后,形成了数百个民族,被统称为“古马来人”。▲马来群岛上生在世两百多个民族,都是古马来人的子女由于南亚次大陆很早就有人来东南亚地域做生意和流传学问,使古马来人深受到释教和印度教文化的影响。最先生长起来的古马来人部落是爪哇人,即现代印尼国家的主要民族爪哇族。

公元前1500年左右,瓜哇人向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等地扩张,他们在马来群岛占有很大的优势,逐步形成了一些古国。7世纪开始,爪哇人在苏门答腊岛上建设三佛齐王国,势力笼罩整个马来群岛。▲三佛齐王国的最大领土,爪哇岛虽然面积不大,但很是肥沃三佛齐王国崛起后一直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其国王在唐宋两代都曾向中国称臣纳贡。

随着海上商业的生长,东南沿海的华人开始向东南亚及马来群岛移民。差不多与此同时,阿拉伯商人逐渐来到马来群岛,他们在一些岛屿上兴建口岸和商业中转站,并把伊斯兰教流传过来。虽然暂时还没有打破当地以释教和印度教为主的宗教格式,但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马来群岛随处留存着释教和印度教的痕迹,印度文化的影响甚深14世纪初,三佛齐王国被另一个信奉印度教的爪哇人国家所消灭,释教势力受到极重的攻击。随着伊斯兰文明在中亚、西亚地域的强力扩张,及南亚次大陆的衰落,伊斯兰教终于在15世纪末期逾越其他宗教,成为古马来人的主要宗教。在阿拉伯商人连续不停的资助下,古马来人建设起一系列伊斯兰苏丹国,并死亡了所有非伊斯兰国家。由于受到岛屿林立的地理限制,伊斯兰教没有形成统一国家,而是破裂成众多的小苏丹国。

▲马六甲的三保井奇迹,据传是郑和下西洋时挖掘的在数百年时间里,不停有华人为了逃避战乱而移民过来,主要居住在马来半岛尤其是半岛最南端的马六甲。宋朝一度在马六甲设立市舶司,以治理忙碌的海上丝路。

1405年开始的郑和下西洋,带来了更多的华人移民,主要从事做生意和农耕。16世纪之前,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上的古马来人基本上已经皈依伊斯兰教。他们虽然可以细分出许多民族,但都属于古马来人领域,语言很是靠近,爪哇人占到其中约一半的比例。此外另有印度人、华人和阿拉伯人生活在该地域,有一部门人仍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性。

二、殖民地发生的新民族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开启了东南亚地域的殖民时代。欧洲人先挑拔使用各苏丹国之间的矛盾,再以发兵助战为诱饵,到达垄断商业,甚至培植傀儡的目的。16-19世纪,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都在争夺东南亚地域。经由长时间的较量,最弱小的葡萄牙人被赶走,只在马来群岛南部留下一小块殖民地,即东帝汶的前身。

▲荷兰称霸海洋的时间很短,最重要的殖民地就是荷属东印度荷兰人获得的殖民地最多,不光夺取了包罗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在内的大部门马来群岛,还侵占了加里曼丹岛南半部门。荷兰人刚到来时,文莱正处于壮盛时期,拥有整个加里曼丹岛,在荷兰和英国殖民者的先后攻击下,文莱很快陷入衰落,领土越来越小。英国人则先夺取马来半岛,然后从文莱夺取了北半个加里曼丹岛,建立沙捞越和沙巴两个殖民地。

文莱不仅缩小为一个袖珍国家,最终在1906年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这几个地方组成了英属马来殖民地。▲位于吉隆坡的殖民总督府,马来族和马来西亚的发生就是殖民时代的产物英国在18世纪将印度酿成自己的殖民地后,开始向东南亚引入大批印度移民,进一步改变了当地的人口比例。而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对沿海黎民的控制大幅度削弱,更多的华人移民也来到了东南亚。

这些来自印度和中国的移民与当地人融合,一部门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文化习俗,也有不少改信了伊斯兰教。到20世纪初,英国的马来殖民地泛起了一个新的民族,即信仰伊斯兰教、以当地古马来人为主,混有印度和中国血统的马来族,成为马来西亚的最主要民族。由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扼守着马六甲海峡,战略职位极其重要,英国人在1867年将此地单独划出来,直属于英国。

大批华人迁移已往,华人成为了人口的多数,这块殖民地厥后形成了新加坡。▲新加坡位置太重要,英国人有意让华人占多数,以制衡马来人相对于英国殖民地马来族的混血和多元化,荷兰殖民地的外来移民很少,保留了更多古马来人的语言和习俗,血统也更纯。可是荷兰人的残酷压榨愈甚于英国人,造成了厥后印尼的贫困。总的来看,是欧洲人的殖民统治导致了古马来人的破裂,英国马来殖民地的古马来人自认为是“新的马来族”,以区分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其他马来民族。

事实上,爪哇族与马来族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语言也基底细同,这也是印尼“大国雄心”最大的历史依据。三、大印尼主义由于国力弱小,荷兰在18世纪初退出了海洋霸权的角逐,把殖民重心放在马来群岛上。

凭借强大的水师,荷兰人把快要2万个岛屿整合在一起,统治着包罗爪哇族在内的200多个古马来民族。荷兰人长达300年的残酷聚敛,使当地人的反抗从来没有停歇过。

为了缓和矛盾,殖民政府造就许多当地的统治阶级去荷兰接受西方教育。可正是这些留学生从西方学到了民族解放意识,从19世纪末开始,他们用“印度尼西亚”来称谓计划建设的马来民族国家。

▲荷属东印度曾被称为香料群岛,是荷兰(少女)脖子上的珍珠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从一开始陪同着“大印尼主义”,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整个马来群岛和马来群岛只有一个单一民族,语言也相同,应该将荷属、英属殖民地统一起来。到1920年左右,这种思想已经被广泛流传,在英属殖民地也有一定的市场,泛起了类似的“泛马来主义”。这两个派别还私下讨论过独立后建设单一马来国家的理念。

在英荷殖民政府的压制下,独立运动虽然生长缓慢,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幸的是,这股气力被日本法西斯所使用,在太平洋战争中站到日本一边,因为日本允许将英荷殖民地合并为一个国家。

▲日本人口头上说解放殖民地,实际却比西方人更残暴和贪婪不外,日本人口惠而不实,仅仅是使用他们赶走欧洲殖民者,不光没有允许他们开国,反而在1943年把整个马来群岛纳入了日本事土。“大印尼主义者”和“泛马来主义者”只是日本人的部署,很少有实权。直到即将战败前,日本才开始筹备马来群岛的独立。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的第三天,1945年8月17日,大印尼主义者及印尼独立运动的首脑苏哈诺等人才赶在欧洲人重返之前,宣布了印尼独立。

这个匆匆建立的印尼自称包罗整个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因而遭到英荷两国的阻挡,英军很快占领原来的英属马来殖民地,荷军则对印尼独立运动提倡军事镇压。残酷的印尼独立战争打了四年,印尼人浴血奋战终于在1949年11月赢得独立,苏加诺出任首位总统。▲四年的印尼独立战争很惨烈,死亡人数预计在10万以上而英国人在二战后准备放弃所有殖民地,首先在1948年将马来半岛上的殖民地整合为“马来亚团结邦”,并许诺其未来可以独立开国。新加坡、文莱和北加里曼丹暂时没有加入该邦,但也获得了更大的自治权。

此举对稳定马来族有很是重要的作用,“泛马来主义”得不到支持,马来族获得了看得见的利益,就放弃武装斗争,不再资助印尼独立。1957年8月,马来亚团结邦宣布独立,并准备与新加坡、文莱和北加里曼丹协商建立马来族国家。

这个计划遭到了印尼总统苏加诺的强烈阻挡。四、大印尼主义失败苏加诺推行“大印尼主义”,一直在等候时机与英属殖民地合并玉成马来民族的国家。可英属殖民地的“泛马来主义”已经式微,他们自己独立开国的倾向越来越显着,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与印尼合并的意向。

英国人出于平衡战略的思量,自然不希望东南亚地域泛起统一的马来民族国家。允许马来殖民地独立既是一种妥协,同时也是一项前提条件,即不能与印尼合并。

▲印尼首任总统苏加诺,推行大印尼主义,阻挡马来西亚独立马来族对与印尼合并也缺乏兴趣,其时印尼人口已达8500万,马来殖民地的人口不足其十分之一,印尼无疑将在合并后的新政府中获得主导权,马来族的职位会被削弱。而且马来殖民地的富足水平远高于印尼,合并肯定会受到拖累。这些都是“泛马来主义”得不到支持的主要原因。

1961年以后,马来亚团结邦提出建设“马来西亚”国家,开始与新加坡、文莱、北加里曼丹举行谈判。印尼总统苏加诺公然表现阻挡,认为这是英国人的阴谋,再次要求英属马来殖民地与印尼合并。

▲马来西亚国徽由国旗和13个州的州旗组成,象征着各洲的团结只管文莱没有加入,马来西亚国家还是在1963年9月建立了,新加坡和北加里曼丹都成为马来西亚的一部门。与此同时,印尼阻挡马来西亚独立的行动也上升到了武装冲突。印尼和马来西亚虽然没有宣战,但战斗颇为猛烈,主要发生在加里曼丹岛上,两国各占有该岛的一部门,因而成为印尼的首要攻击目的。

印尼人还在新加坡等地发动袭击,局势一度很是紧张。▲苏加诺下台使大印尼主义被严重削弱,印尼开始重归国际社会1964年12月,为了阻挡马来西亚加入团结国,印尼一怒之下退出团结国以示抗议,这是团结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曾经退出的国家。

不仅如此,苏加诺还提议全球受西方压迫国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团结国”,反抗这个西方主导的团结国。但没有获得几多国家响应。

▲1965年马来西亚的“反印尼渗透”示威眼看冲突不停加剧,英国、美国和澳新出动军队支援马来西亚,迫使印尼在1966年3月停止了军事行动。苏加诺总统也被迫下台,由苏哈托接任,这标志着“大印尼主义”遭到失败。直到1975年,印尼政府才重返团结国,先后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建交。

新加坡则在1965年从马来西亚独立,文莱此时仍在英国的掩护之下,印尼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东帝汶是葡萄牙殖民地,位于马来群岛的南部不外,“大印尼主义”并没有完全从印尼政坛和民间消失,同样在1975年的11月,葡萄牙殖民地东帝汶宣布独立,印尼很快派兵占领东帝汶,宣布其成为自己的一个省。虽然东帝汶与印尼同属一个民族,也存在主张与印尼合并的政治派别,可是历经数百年殖民统治,东帝汶人已经改信天主教,拥有强烈的独立意愿。

东帝汶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一直连续到1999年,造成了很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最终在团结国的斡旋下,东帝汶于2002年二次独立。

▲东帝汶为独立支付数十万人伤亡的价格,刻意极其坚决事实证明,“大印尼主义”并不受周边各国的接待,由古马来人演化而来的细分民族多达200个以上。印尼自己是由荷兰殖民者强行整合起来的国家,主体民族爪哇族只占总人口的45%,整合海内各民族尚有一定难题。印尼至今仍存在多股分散势力,更不要说整合其他的国家和民族了。

纵然如此,印尼仍然是东南亚体量最大的国家,人口(2.7亿)和领土面积都排在第一位。此外,印尼毗连着太平洋与印度洋,海域极其辽阔,战略位置很是重要,因而是东盟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印尼有许多人在马来西亚打工,是印尼的主要外汇收入之一现在,“大印尼主义”已经在其海内失去市场,得不到各个政治派此外支持。

虽然印尼与马来西亚另有一些领海纠纷,但双方的外交关系还算正常,大量印尼人愿意到更富足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务工,对相互的经济生长和人文交流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印尼国家博物馆里展示“大马来世界”的舆图恒久作者|霈霖历史资深喜好者责任编辑|Thomas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结业生|举世情报员主编—(全文完)—。


本文关键词:吞并,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澳门威斯尼斯人wns888入口,文莱,印尼,的,“

本文来源:澳门威斯尼斯人-www.hfhuanshang.com